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张新媛教授谈对眼底病影像学的感悟与热

发布时间:2019-01-30

      编者按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已经发展成了多学科综合渗透的高科技领域,随着高科技向生命科学各个领域的不断渗透,尤其是AI、计算机等的广泛应用,在21世纪,生命科学已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重要学科之一。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是继X射线、CT、MRI、超声诊断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医学层析成像分析手段,尤其是在近15年间,OCT在技术上的革新日新月异,在眼底疾病的诊疗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张新媛教授在视网膜疾病与OCT的临床应用方面颇有研究,对于眼底病影像学在临床应用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解,与香港中文大学的Timothy Lai教授多次在国外与国内会议中进行交流和阐述,解读并规范了“Pachy”的临床含义,定义为“肥厚型”脉络膜疾病。《国际眼科时讯》特邀张教授就OCT在肥厚型脉络膜疾病,尤其是PCV和AMD临床诊疗方面的应用分享其经验和观点。此外,张教授还分享了其如何兼顾临床和科研的心得体会。

透过影像认识你——肥厚型脉络膜疾病谱

      现代医学影像学是利用影像诊断把解剖、病理等基础知识和临床信息紧密相连的科学,因此在临床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眼球解剖结构的特殊性,眼科疾病的诊疗高度依赖影像学检查并且高度依赖高新技术的发展。而眼底病影像学检查以其直观、可靠、快捷的优点,成为眼底疾病诊断、随访中的有力武器。我们对于眼底疾病的临床认识正是随着眼底病影像学的发展而不断深入的。张教授提道,随着眼科影像学的飞速发展,我们对眼科疾病的表型,甚至在其发病机理方面有了更为深入、甚至是全新的认识。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对PCV从发现、命名,到对其流行病学以及发病机理的不断认识。


      OCT在近十五年来已经实现了硬件以及软件的革命,不仅在硬件上实现了由时域OCT(TD-OCT)、频域OCT(FD-OCT)时代进入到扫频源OCT(SS-OCT)时代,也在软件方面,如En Face 扫描、angiograpy扫描模式等实现了技术上的飞跃。SS-OCT B扫描模式可以深达巩膜,针对脉络膜层进行的断层扫描、OCT Enface 模式对于脉络膜微细结构的解读以及脉络膜厚度越来越准确的获取,尤其是SS-OCT在扫描速度、深度、模式以及扫描软件方面的巨大突破,克服了以往眼底成像技术的局限性,使得深达脉络膜甚至巩膜的结构得以清晰的呈现,为疾病的诊断及随访提供了新的依据。因此,OCT在疾病诊断,尤其是分型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正是由于“我们处在一个OCT的大革命时代”,肥厚型脉络膜疾病的概念应运而生。


      正常眼的脉络膜厚度,无论是SD-OCT还是SS-OCT均证实是中心凹处的脉络膜最厚,鼻侧最薄,颞侧比中心凹薄,但比鼻侧厚。那么,研究脉络膜厚度,对于疾病的病理发病机制有何帮助呢?张教授进一步解释道,肥厚型脉络膜疾病是一组有共同发病机制的疾病,不仅表现在脉络膜肥厚,还表现在脉络膜血管功能的异常。在这类疾病中,对于眼科医师有巨大挑战的是AMD和PCV的诊治。尤其是对高发于亚洲人群的PCV,我们在认识它之前曾将PCV与AMD混淆,随影像学的进步,我们对其表型以及发病机理方面均有了长足进步,但是诊治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对于在临床中有相当一部分有双眼发病倾向的患者,如何从临床表型和发病机制中找到其相似处和不同点,将其渗透到临床诊断、评估临床预后和指导治疗策略中去,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视功能等,确实面临着困境。张教授研究团队的相关研究发现,无论从遗传还是表观遗传学方面,二者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如AMD有3种表型,PCV在临床上也可以大致分为几个表型,无论是用ICGA还是用OCT通过脉络膜厚度来分型,二者均有相交叉的地方。基础研究方面也发现,2型CNV和PCV的某些表型是相似的,但这类PCV患者临床预后较差,二者对抗VEGF药物的反应也不同。目前已经有病理学研究的一些成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二者在发病机制的相似与不同。此外,分子生物学层面和遗传学方面的研究也是专家学者们所关注的。张教授及其研究团队也从表观遗传和蛋白组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在研究探索其发病机制。


      总之,眼科影像学的发展极大推动了人们对眼底疾病的认识,如对肥厚型脉络膜疾病的认识,并进行了不断的补充与完善。此外,影像学的发展对临床诊疗策略的制定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PCV的治疗:真实世界 VS. 循证医学证据

      张教授谈道,传统临床研究以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为代表,是在特定环境及特定人群中开展的效力研究,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由于RCT受试人群高度均一化,干预措施过于单一,因此循证医学最佳研究证据不一定都来自于RCT。且RCT脱离临床实践场景,其结果的外推性容易受到质疑,难以进行临床效果分析,更无法对个体化医疗提供指导。因此,需要根植于真实世界的临床实践(真实世界研究RWE)作为有效的完善与补充。


      目前针对PCV的临床证据,大多来自于RCT。因此,真实世界中多数PCV患者的治疗结果与循证医学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那么临床工作中医师应怎么抉择呢?在第六届PCV高峰论坛上专家学者们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分享了各自的临床经验。张教授提到,Polyps是PCV患者大出血的危险因素,也是预后差的主要原因。由于PCV存在特征性的病理改变,在临床治疗中两种病理性改变均需重视,治疗上应首要消除BVN,尽可能地消除polyps还要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视功能。此外,BVN也是引起视网膜下液的一个主要原因,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内注射可消除视网膜下液,随着视网膜下液的吸收,患者视力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后,医师还需向患者讲明病情,PCV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治疗中一定要有坚定的意志力,需要和医师携手一起打持久战。

多看多听多学,紧跟国际前沿,兼顾临床和科研

      科研是临床发展的驱动力。张教授表示,眼底疾病是一类比较复杂的疾病,在致盲的疾病谱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但是正是因为复杂,才更吸引我们不断钻研、不断探索。随着高科技向生命科学领域的不断渗透,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极大地推动了眼底病影像学的发展。对于眼底疾病的诊断,单一的影像学检查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因此出现了多模式影像诊断平台的概念。总之,张教授表示,在临床工作中不仅需要做一名有理性思维的临床医师,更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如美国AAO大会上的Subspecial Day日程设计非常好,囊括了眼底病领域在本年度临床诊疗的最新进展,对视网膜医师来说是一个特别好的交流与学习的机会。最后,张教授用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的一句话表达了她对眼底病影像学的热爱和感悟: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本文系转载《国际眼科时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