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眼的眼底形态学与组织学改变

发布时间:2019-03-28

       高度近视是近视的一种类型,常引起眼部的病理性改变及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视力健康。人们对近视的了解尚不深入,对高度近视的了解也同样知之甚少。在2019中国眼底病论坛暨国际视网膜研讨会(Retina China 2019)上,Jonas教授借《国际眼科时讯》媒体平台向大家介绍了一些高度近视的相关知识。

高度近视眼的眼底形态学改变

       高度近视眼患者常见的眼部形态学改变取决于近视进展的阶段,形态学改变可以从视乳头旁一个被称为伽玛区(gamma zone)的部位开始,伽玛区自Bruch膜缺如处至视乳头颞侧边界,随上方的Bruch膜延伸至视乳头鼻侧。这可能是由于Bruch膜开口向中央凹拱形偏移时,巩膜开口却相对滞后所致。这种改变与高度近视后期发生Bruch膜开口的增大无关。由于Bruch膜开口已经整体增大,因此在视乳头的鼻侧同样存在伽马区。

       其次,主要是后极部的改变。局部脉络膜的变薄导致近视相关的脉络膜视网膜变薄。在1期表现为眼底镜检查时可见因脉络膜视网膜弥漫性萎缩导致眼底呈网格样改变。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是当前正在使用的一种术语,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萎缩。在3期,黄斑区Bruch膜缺如可能会进展。如果Bruch膜开口已经明显增大,那么导致这种黄斑区Bruch膜缺如的风险可能就较低。在4期,黄斑中央凹的Bruch膜缺如。黄斑区Bruch膜缺如附带的问题是,如果没有Bruch膜,便没有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没有脉络膜毛细血管、没有视网膜光感受器,因此,黄斑区Bruch膜缺如会导致视野的绝对暗点。如果Bruch膜缺如位于黄斑中心凹,则会发生中心视力的丧失。

后巩膜葡萄肿的组织学特征


       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的组织学特征至今尚未完全明了。根据初步研究,在组织学上以巩膜厚度相对突然变薄约至50%为特征,后巩膜葡萄肿区域的Bruch膜可能是完整的,但也可能是缺如的。如果存在Bruch膜,脉络膜毛细血管可能没有显著变化,但是脉络膜却比周围区域变薄更加明显。这仅是一个主要发现,目前尚未被证实。

       由于巩膜葡萄肿通常相对较大,难以通过窄角OCT观察。由于广角OCT通常可超出葡萄肿的最大范围,因此它更适合用于巩膜葡萄肿的观察。

高度近视的不可逆性并发症


       高度近视并发症至少是存在脉络膜明显变薄,伴或不伴有视力的下降。但最重要的一点是,黄斑区或黄斑中心凹较精细区域Bruch膜的缺如,常与绝对暗点有关。这是一个明确的并发症且是不可逆转的。

       高度近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并发症与青光眼视神经病变有关,这一点相对经常被忽视包括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有时候高度近视患者常会就诊于视网膜疾病专家,而近视专家对常见的视神经疾病又不熟悉;青光眼患者虽然就诊于青光眼专家,但由于高度近视患者存在视盘扩大、视杯变浅、视杯底部与边缘的距离变小、视杯与视盘间的色差变小、正常的视乳头旁伽马区和德尔塔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评估困难且周边部难以区分,导致在高度近视患者对青光眼难以鉴别。或许,青光眼视乳头最重要的特点是视网膜血管在靠近视乳头边界处明显扭曲。

       本文系转载《国际眼科时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