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新华网争相报道的《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用眼行为及视觉环境大数据报

发布时间:2020-06-24

在第25个全国爱眼日到来之际,“云夹”公司联合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重磅发布《2020疫情期间影响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的用眼行为及视觉环境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引起业内专家学者广泛关注,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中新网、新华社、光明日报、中新经纬等近十家权威媒体争相报道。

超2800万条用眼行为数据揭秘疫情对青少年近视影响

受疫情影响,举国进行居家隔离,由此可能带来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时间减少,接触电子产品时间增多,会极大增加近视发生发展的风险。但是,到底这种影响会到什么程度,目前尚无可靠的数据来呈现。

为明确这个问题,“云夹”公司和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基于1-4月份通过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产品“云夹眼镜夹扣”收集到的全国30个省份、181个城市3566名6-17岁儿童青少年(其中小学生占比71%,初中生占比19%,高中生占比10%)2800多万条用眼行为和视觉环境大数据,从用眼距离、用眼时长、阅读环境光照、户外有效暴露时长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解析疫情影响下儿童青少年用眼行为和视觉环境的变化,以期为特殊环境下如何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提供参考和思路。 

“有增有减”——用眼距离、用眼时长

经过分析后发现:在近距离工作方面,虽然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的用眼时间明显比平时更长,但让人感到欣慰的是他们的用眼距离比平时有所改善。


在用眼时长方面,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平均每天的用眼时长超4个小时,超过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8部门于2018年联合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推荐的120分钟2倍有余,比2018年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用眼行为大数据报告》中的平均每天用眼时长多了近20分钟。其中,有超过七成的学生平均每天用眼时间超过2小时,六成以上的学生平均每天的用眼时间超3个小时。 


在单次连续用眼时长方面,超过七成的学生单次连续用眼时间超45分钟,更有超过四成的学生单次连续用眼时间在2小时以上。


用眼距离也被认为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关键因素。本次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学生平均用眼距离为34.3cm,而根据《中国青少年用眼行为大数据报告》,2018年学生的平均用眼距离为29.8cm,与之相比,增加了4.5cm,用眼距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仍有超过三成的学生用眼距离低于方案推荐的33cm,其中有8.3%的学生更是低于20cm,对眼球造成较大负担。

“重灾区”——户外有效日照时长、阅读环境光照


相比用眼时间的明显增加,一个更令人担忧的数据是,受疫情影响,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时间明显减少。报告显示,相比2018年孩子们平均每天54.9分钟的有效户外活动时间,疫情期间减少了将近一半,不足方案推荐的1/4,高达七成多的学生户外活动时长低于60分钟。学生户外活动时间的大量减少,将使得孩子们近视发生发展的危险极大增加。

事实上,已有科学研究表明,户外活动是近视眼的一个独立性的保护因素。每天2小时、每周10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可以让青少年的近视发生率降低10%以上。这主要因为太阳光的光照强度比室内光照强度高数百倍,光照越强,多巴胺释放量越多,而多巴胺能抑制近视的发生发展,另一方面,高强度光照一方面可使瞳孔缩小、景深加深,模糊减少,也能起到抑制近视的作用。 


同时,阅读环境的光照值也是影响近视发生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因素。报告显示,有超过四成的学生白天阅读环境光照低于方案的推荐值,更有近九成学生的夜晚阅读环境光照低于推荐值。专家提醒,营造良好的阅读光照环境,对于预防近视具有重要作用,应保证儿童青少年的入眼光照达到125lux及以上。

科技助力——“云夹”为青少年近视防控保驾护航

早在2018年,“云夹”公司已联合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光学组共同发布了《中国青少年用眼行为大数据报告》,多方位展示了中国各地区青少年用眼行为以及视觉环境的差异。

与此次发布的疫情期间青少年用眼行为大数据报告相同,两份报告均是通过由“云夹”公司和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共同研发的人工智能产品“云夹眼镜夹扣”收集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而成。 


青少年用眼行为数据采集设备——云夹 眼镜夹扣

通过对庞大的青少年用眼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青少年近视和这些行为因素之间的关联,根据这些结论可以从孩子的用眼距离、用眼时长、用眼时环境光照的强度、户外活动时长和用眼角度这五个维度,更有针对性的制定预防近视发生、发展的方案,从而更科学的防控近视。